top of page

<功能訓練篇>功能性訓練是在練什麼?


你會做「功能性訓練」嗎?


「功能性訓練」一詞,近幾年跟著TRX、壺鈴、戰繩等流行器材,一起成為了新潮名詞。
但是到底什麼是功能性訓練呢?

「功能性訓練」一詞,可追溯出到1995~2000年之間,由現今具有權威性的肌力與體能教練麥可.波羅依所使用這個名詞,那時他配合出版社的邀稿,公開展現他訓練一般職業運動員的樣子,而他的訓練相當獨樹一格,因為他大量使用槓鈴、啞鈴、藥球、彈力帶、彈力球等工具。


要知道,當時可是健美訓練當道的年代,各家機械器材製造商無不鼓吹健美訓練器材為肌肉鍛鍊帶來多好的孤立訓練效應,那些未採用機械式器材訓練的訓練師、教練,就像是貧民訓練師一樣,是買不起這些設備,才被迫採用那些工具的。


但麥可.波羅依不是,他是真實擁抱這些器具在鍛鍊他的運動員,在當時,採取相同方式的,也有不少的擁戴者,但終究還未成為主流。


直到2004年TRX問世,使用自身重量的訓練開始盛行,隨著各式各樣工具的推出 : RIP彈力棍、VIPR、戰繩、Slide board 滑墊、沙鈴等等琳瑯滿目出現在健身房裡,大家開始聽到這些器材的品牌故事,都會不約而同的提到這些器材對身體的好處、功能的提升。

為了讓身體產生更好的功能,所以我們要進行「功能性訓練」。


「功能性訓練」一詞的名氣因此開始不脛而走。


那究竟功能性訓練是什麼呢?

我們引用一下麥可.波羅依的定義 : 功能性訓練為:「⋯⋯一連串教導運動員如何在從事多種動作時控制自己體重的運動,教練以體重作為阻力,並嘗試運用對學員來說合理的姿勢」。


他在續作《Advances in Functional Training》接著提到:「⋯⋯『功能』本質上就是『目的』,因此,功能性訓練也可稱為目的性訓練。」


所以也就型塑了我們現在看到多數功能性訓練動作的特性 : 「跨關節、多肌群、單側、對角、深下半身整合、自身體重、與生活/運動場表現結合」等目的訓練。


那「功能性訓練」真正的價值,則是告訴提供了我們長久以來對於外觀/造型上的肌肥大訓練的反思,著重於肌肉/神經/循環系統等的結合表現,看重的是訓練帶來的身體表現,而非僅僅是身材的層次。


也因此不論你使用TRX,還是VIPR、戰繩,甚至是傳統的啞鈴,只要你的目的性著重於你的身體能力、運動表現,目的對應得上,就可以說是一種「功能性訓練」。

所以,重點不在於器材,而是你採取的訓練策略。

小艾講堂 EP08

撰文者 ERIC





172 次查看
文章: Blog2 Post
bottom of page